歌頌實干之氣的辛丑年遠去了,充滿生生不息、陽剛之氣的壬寅年到來了,生肖為虎,虎虎有生氣。十二生肖的產生和應用,是中華民族與大自然和諧共進、享受自由平等生活的產物。生肖是生命的符號,生肖文化是人類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高度抽象的觀念物。老虎是十二生肖的精彩代表,這種神話的動物形象,是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
山林之虎 百獸之王
自然界的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我國常見老虎,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身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老虎四肢健壯有力,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是勇猛智慧的象征。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虎在夜間一目放光,一目看物,聲吼如雷,風從而生,百獸震恐。老虎走起路來沉穩有力,頗有王者氣象。老虎額頭上的斑紋恰似漢字“王”字,似乎百獸之王是天命所賜。老虎與人交往密切,隨著社會發展,互動的故事越來越多。作家任林舉說:人與老虎是“互愛互殺”,他在《野生東北虎尋蹤》一文中,引入動物保護人士郎建民的話說:“一般來說,老虎如果想對人發起攻擊,不會發出任何聲音,更不要說刻意制造聲音。按照老虎的習性,如果它們真想發起進攻,早已悄無聲息地撲上來了,像這種低吼,雖然飽含情緒,仍屬于某種談判或對話的性質,只要你們不再繼續‘進犯’它們的領地,便不會有危險的沖突。”
生肖之虎 仁愛善良
我國古代人民是用干支紀年的,十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相傳黃帝出生年天干為甲,地支為子,因此將黃帝出生年稱為甲子年,第二年為乙丑年,以干支順序表中12年為一輪,60年為一周期,一直延續至今,這是個奇跡!但是,這種時間文化,多為士大夫階層所掌握,當時廣大人民識字的不多,想要記住自己所生年份比較困難。為了便于記憶和推算年份,人們就用12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計時方法,每年用一種動物作為一年的屬相,生動有趣,容易記憶。如2021年干支是辛丑年,屬相是牛;2022年干支是壬寅年,生肖為虎。按“五行六十甲子納音表”列為金箔金,更使生肖文化內容厚重。十二屬相中的動物,是經過漫長的選擇過程才達到各部族認識統一的,十二屬相的選擇是由家中六畜(馬、牛、羊、雞、犬、豬)、洞中三杰(鼠、兔、蛇)、獸中三王(百獸王虎、海中王龍、深山無虎時猴子稱王)組成。十二屬相排列順序一般的說法是,以動物習性和時辰的關系來解釋,但也有以下說法:
一、按動物腳趾的單雙數分陰陽,單數為陽,雙數為陰。老虎腳趾為五,屬陽,列為第三。二、數字愛好,數字是中國人的第二語言,三、五、九都有內涵深刻的吉祥寓意,因此,選虎、龍、猴來承擔。三、還有體虧說,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龍無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睛(瞳)、猴無臂、雞無腎、狗無腸、豬無筋等說法??傊?,十二生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人類歷史中不斷比較、選擇、排列形成,并最終確定的。
十二生肖是一個生命整體,把每個數字放在這鏈條上觀察,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十二生肖在秦朝形成了完整的記錄。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物勢”中記載:寅地,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卯,兔也;亥,豬也。以后又補上了龍。說明十二生肖是逐步形成的,自此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搭配,達到非常完美。
鄭先興先生在撰寫的《民間信仰與漢代生肖圖像研究》一文中指出,民俗所謂的十二生肖主旨,是兩兩相合,六道輪回。第一組牛和鼠,牛代表勤勞,鼠代表智慧;第二組老虎和兔子,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第三組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第四組馬和羊,馬代表一往無前,直奔目標,羊代表和順;第五組猴和雞,猴代表靈活,雞打鳴報時代表恒定;第六組狗和豬,狗代表忠誠,豬代表隨和。
圖騰之虎 除暴安民
老虎入選生肖后,成為人為創作的觀念動物,是民間信仰中的仁獸。遠古時期,老虎就是許多部落的圖騰信仰物,有很廣泛的民眾基礎。老虎進入生肖系統后,雖然和其他生肖平起平坐,在佛堂中神像與其他生肖一般大小,都是獸首人身,但是它那主持正義、除暴安良的性格,很受民眾歡迎。在天然老虎逐漸減少的歷史環境中,老虎以華麗的王者形象進入民間,成了民間信仰中的保護神。有的部落把虎尊為自己的祖先,有的為虎建廟,自稱虎族,歷法以虎打頭。農歷正月為寅是虎月,敬虎活動在每年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華北和西北及西北農村多地區,家家戶戶掃房,買年貨、蒸制過年的食品、剪貼窗花兒時,都少不了虎神的題材?;⑸耦}材中有“下山虎”“爬虎”“娃娃騎虎”“懷孕虎”等老虎家族。山西、陜西等地還有捏制各種面花兒、虎饃,用來串親、相互饋贈的習俗。人們認為這些虎饃可以鎮邪保平安;北京農村有用布縫制成布老虎當枕頭的習俗,既是兒童玩具,又是實用的床上用品;戴虎頭帽可以彰顯男孩兒的陽剛之氣,也是全國許多地方喜歡的民俗現象。觀念虎在民間受到歡迎,宗教也不失時機地將虎奉上自己的神壇。佛教中受如來佛委托,大勢至菩薩選12種動物為天宮守護神,老虎是寅時守護神,頭戴虎冠,左手持明珠,右手拿寶棒,與其他生肖一起組成了嚴密的護佛體系。道教把生肖與教義融合得天衣無縫,在道教宮觀中,到處可見生肖文化的痕跡。
神獸愛憎分明,主持正義,是民間文學的生動角色之一。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大街小巷流行兒童游戲跳皮筋,小孩兒們一邊跳著,一邊兒唱著:“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專吃杜魯門!”杜魯門是當時發動朝鮮戰爭的美國總統,兒童唱著歌謠罵他,說明仁獸愛憎分明。
屬虎名人 代有英才
老北京人在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時,常說這樣一個謎語:一共十二個,人人有一個,你說是什么?謎底是十二生肖。有關生肖的謎語,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有一次,清朝乾隆皇帝和大臣劉墉、和珅去朝陽門外東岳廟,見到香客人來人往。有求生孩子的,有要求延壽的。乾隆問和珅:“北京城去年死了多少人?今年生了多少人?”和珅語塞,答不上來。劉墉乘機回答:“圣上,臣知道。去年北京城死了12個人,今年出生一個人。”乾隆問:“這么大的北京怎么就死12人?”劉墉答:“去年十二屬相哪個生肖的均有過世之人,因此總計12人。今年出生無論是何月,均是生肖為虎之人,因此是一人。”乾隆聽后哈哈大笑,夸贊劉墉機敏,回答得妙。
有人把生肖習性和生肖之人掛鉤,認為生肖的習性對人有暗示作用,這只不過隨機取樣,有極大偶然性,無科學性。但屬相相伴人的一生,是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還是有意思的。
屬虎的歷史名人有秦始皇嬴政,他是完成大一統的政治人物,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寫了《本草綱目》,為發展中國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生肖為虎。屬虎的歷史名人還有很多,代有英才,群星閃爍。
有關老虎除暴安良的故事很多,這里講一個老虎成人之美的故事。唐代吏部尚書張鎬將女兒許給裴越客,第二年春天兩家商議辦喜事??墒?,張家小姐途中突遇猛虎,虎將其叼入樹林中,家人滿山林尋找,無任何蹤影。這時裴家花轎已到履州,各方親戚已來村中赴宴。正當大家對新娘失蹤不知如何是好時,一只大老虎來到河邊,身上馱一年輕女子,但見老虎把女子放在船上。鄉親驚悸之余,發現女子正是張鎬之女。全家人轉悲為喜,張、裴二家舉全家之力,在前藍田縣為虎建立了“虎媒祠”,成人之美的猛虎從此傳為美談。
(轉自中國民族宗教網站)
流淚
0人
鼓掌
0人
憤怒
0人
無語
0人
歡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發郵件時請將#改為@)
免責聲明:
1、“道教之音”所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道教之音網站”所有,任何經營性媒體、書刊、雜志、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道教之音”,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3、凡本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于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圖注:茅山四寶之玉符 讀道經時,很多對天尊的描述,前面都會加上一些對環境、功德、品格等方面的描述語,如高...[詳細]
建除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選擇方術。建除術在秦漢時期頗為流行,《史記日者列傳》有建除家,可見西漢時期,建除...[詳細]
在《道德經》中有一個非常著名且非常關鍵的比喻,源于經文的第五章,其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詳細]
歷史上的文昌洞經古樂 文昌帝君是文昌星神與四川地方梓潼神結合而產生的。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七曲山是傳說中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