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落下帷幕,回望中,這無疑是不平凡而充滿考驗的一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人類與新冠疫情的纏斗至今仍未結束。我們有幸身在一個偉大的國家,有著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無數沖上第一線醫務工作者、專家學者,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和萬眾齊心、共渡難關的決心,令中國成為全球疫情之下幾乎最安全的國家。
而在這一切的一切中,中國道教未曾“遠離世事”,反而與時事國情密切相關。她是抗擊疫情中正能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年中,她歷經疫情這場暴風雨的重大考驗,依然交出了一份砥礪人心的答卷。
2020年道教界都做了哪幾件大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 “雙暫停”嚴防阻擊,凝合力同心抗疫
① “雙暫停一延遲”,筑牢防線
新冠疫情暴發,全國道教界將疫情防控排在最優先的重要位置,積極響應號召,嚴格執行“雙暫停一延遲”(暫停開放宗教活動場所,暫停一切集體宗教活動,宗教院校延遲開學)舉措,
各級道教協會、各地宮觀嚴格貫徹各項防疫措施,“雙暫停”期間不少道教的重要節日和習俗,如接財神、拜太歲等活動也一并暫停,同時做好信眾的解釋疏導工作,鼓勵信眾在家做好隔離。
② 涓涓細流,匯聚愛心成河
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在《戰“疫”道教界:同舟同濟 積極防控》一文中指出,截至2月14日,全國道教界據不完全統計共捐款5000多萬元。其中,中國道協組織直屬宮觀捐款1320萬元,武當山道教協會捐款1800萬元,上海市道教界捐款330萬元,湖南省道教界捐款107.66萬元,山東省道教界捐款66.43萬元,河南省道教界捐款69.16萬元,江蘇省道教界捐款54萬元,浙江省道教界捐款30萬元等等。還有部分捐贈物資未作具體統計。
此外,在國內疫情暴發初期,許多海外道教組織對疫情伸出援手,包括中國臺灣中華道教聯合總會、新加坡道教總會、南非中國道教協會、德國道教協會、意大利道教協會、瑞士全真道教總會等等,體現了大道無疆、休戚同體的博愛情懷。
③ 國旗半降,沉重悼念同胞
國旗低垂,山河嗚咽。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4月3日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得到了全國道教界人士及宮觀的積極響應。
4月4日清明節當日,全國各地道教宮觀紛紛舉行降半旗儀式,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④ 線上探索,心靈疏導助抗疫
隔離期間,道教界開始通過各類新媒體平臺推出居家養生類、心理疏導類和防疫常識類的文圖和音視頻等內容。北京白云觀推出《八段錦與中華養生》視頻,道教之音網站推送原創圖文、八段錦圖片等,為廣大信眾提供精神調節;多個道協組織和宮觀、個體也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防疫常識,助力疫情防控。同時,還嘗試通過線上方式為信眾供燈、祈禱,滿足信眾的宗教需求。
2 愛國利人道之本,與時偕動道之行
①建言獻策“兩會”,參政議政
2020“全國兩會”: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分別于5月22日和21日在北京召開。
在兩會開幕會上,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報告中指出:2020年,“就宗教人才培養進行調研”;對外交流中,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參與有關活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道教界有1位道長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有11位道長參加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道教界的代表、委員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依法履職、積極參政議政,認真學習領會報告的內容,從更好地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維護道教界合法權益、改善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為國家獻良策、為道教界謀福祉。
②中國道教協會召開全體人員會議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
7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召開全體人員會議,傳達了全國普法辦《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進一步加強全民普法工作的意見》及相關通知精神。與會人員認真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憲法保障》。
③ 全國道教界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和平祈禱法會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道教協會發布《關于在全國道教界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和平祈禱法會的倡議書》,倡議各地道教團體在符合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以小型、分散的方式組織和平祈禱活動。
各地道教團體積極響應倡議,通過莊嚴的和平祈禱活動,展示了道教界“熱愛和平、反對侵略、追求人類和諧幸福”的良好形象,弘揚了道教傳統文化中“熱愛和平、維護和平、護國佑民、天下太平”的教義思想,進一步發揚道教愛國愛教、濟世利人的優良傳統,探索并推進道教中國化方向之路。
④ 響應號召,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節約為榮的氛圍。
9月2日,中國道教協會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議書,各地道協、宮觀也紛紛發出反對餐飲浪費的倡議;指出道教歷來崇儉抑奢、重粟惜福,“以寬慈養天性,以儉約養道心”,是道教的一貫主張。要從我做起,養成敬天惜糧,重粟惜福,勤儉節約的美德;倡導光盤行動,從一點一滴、一食一餐做起,養成文明用餐習慣。
⑤ “十一”喜迎國慶日,道教宮觀國旗揚
近年來,隨著“四進”活動的不斷深入,升國旗已成為宮觀道眾弘揚愛國主義正能量,營造宮觀健康向上、愛國愛教氛圍的重要舉措。
2020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全國各地道教協會、宮觀紛紛組織舉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伴隨著嘹亮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道徒信眾面向國旗唱國歌、行注目禮,共同祝愿祖國和諧穩定,繁榮昌盛。
⑥ 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道教界積極學習精神會議
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后,道教界掀起了學習會議精神的熱潮,各地道協、宮觀組織道眾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并要求道眾將文件精神貫徹到日常修道生活、工作中,團結和帶領廣大信教群眾,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早日實現貢獻力量。
⑦堅持道教中國化道路,砥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去年年底,中國道協發布《堅持道教中國化方向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9-2023年)》以來,“中國化”成為各地宮觀、道協今年積極組織開展學習的重要主題,道眾秉承自覺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理念,扎實推進中國化進程,以發揮道教在當代社會的積極作用。7月,上海市道教協會舉行上海道教界推進“四史”學習教育暨“知道堂”學習APP上線儀式,推動全市道教界“四史”學習教育,在推進道教中國化方向上邁開新的一步。
12月14日下午,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在京召開宗教界主題協商座談會,圍繞“弘揚優良傳統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座談交流。全國政協副主席巴特爾作書面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挖掘各宗教優良傳統,進一步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勠力同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3 新時代,新起航:中國道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勝利召開
中國道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于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在江蘇句容召開。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1名道教界代表和65名特邀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道教協會章程(修訂稿)》,審議通過《道教教職人員行為準則》等13個規章制度。
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道教協會第十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選舉李光富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張金濤、黃至杰、孟至嶺、袁志鴻、胡誠林、謝榮增、陸文榮、張高澄、吳誠真、董中基、張誠達、吉宏忠、張明心、趙理修、鄧信德、袁宗善、梁崇雄、吳理之等18人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李寒穎為秘書長。
4 抓防疫,謀發展,浩浩道業競紛呈
① 庚子(2020)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箓活動圓滿舉辦
12月18日至12月22日,庚子(2020)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箓活動在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拉開帷幕,活動為期5天,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江西省道教協會協辦,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承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72名道友參加活動。
授箓制度起源于祖天師張道陵開創的正一盟威道。張天師創教時的授箓方式已不得其詳,但《正一法文經章官品》中已多處提到“箓生”的稱號。晉朝第四代天師張盛自漢中返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箓,四方從學者千余人,自是開科范以為常”。
② 以道聚義,各地道協組織紛紛成立
今年內成立的道協組織有: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道教協會、保定高碑店市道教協會、保定市阜平縣道教協會、張家口市宣化區道教協會,浙江省龍港市道教協會,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道教協會,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道教協會,湖南省卲東市道教協會、湘鄉市道教協會,廣東省普寧市道教協會成立暨粵東國際道教論壇成功揭牌,廣西柳州市道教協會,甘肅省隴南市道教協會等。
③ 中國道教協會第十二屆玄門講經活動在京舉行
12月24日,中國道教協會第十二屆玄門講經活動在北京舉行。本屆玄門講經活動主題為“愛人利物,和合包容”,為期1天,全程采取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道長們演道說法,闡釋了《太上洞玄靈寶中和經》等多部經典。
今年,多地省、市級道協,學院組織也紛紛開展了玄門講經活動,如北京市道協、江蘇省道協、福建省道協、青海省道協以及南岳坤道學院、武當山道教學院等等。玄門講經作為展示道教界良好道風道貌和文化修養,提升正己化人的學風道風、弘揚道教傳統優秀文化、堅持道教中國化方向的重要舉措愈來愈引起教界人士的廣泛重視。
④ 中國道教協會全國道教院校統編教材工作會議在江西龍虎山召開
8月3日,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高道大德齊聚江西龍虎山,參加由中國道教協會主持召開的“全國道教院校統編教材工作會議”。會議討論了確定哪些教材作為道教院校正式教材和參考書,確定教材編寫完成時間規劃、教材評審標準和評審人等議題。整場會議研討有效解決了預期的問題,推進了道教人才的培養工作。
⑤ 人能弘道,各地道教界著力推進道文化研究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和國內疫情漸趨穩定,各地道教學院有序開學,道教團體組織開辦如火如荼的人才培訓班,有效推進道教中國化工作,提升教職人員素質。與此同時,教界與學界也再度合作,舉辦學術研究會議,為道教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提供理論指導,為道教文化事業再添風采。
10月12日,陜西道教學院經義預修班開班,這是陜西道教學院創建以來首次實施學習培訓計劃,標志著又一所道教學院的綜合教學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11月6日,第三屆《道德經》文化及應用博士學術論壇在江西宜春召開。
12月12日,山東省道教協會在濟南召開“融合齊魯文化精粹,挖掘道教時代價值,推進道教中國化”學術研討會。
12月23日,以“以道家智慧促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第三屆道家文化與生態文明論壇在北京召開。
12月24日至25日,“嶺南道教文化傳承和發展”暨道教堅持中國化方向交流活動在廣州舉行。
⑥ 著述傳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9月份,《北京道教》雜志正式創刊,從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角度,發掘經典、審視疫情、弘揚傳統、服務社會,推進道教中國化的腳步。
11月23日,是由上海市道教協會組織編撰的道教專業辭典《道教大辭典》,首發式成功舉行。
12月19日,《中華道經精要(點校本)》定稿工作會議在中國道教協會召開。
12月25日,由上海市道教協會主辦,浦東新區道教協會、上海欽賜仰殿道觀承辦的《道教中國化研究》新書首發式暨座談會成功舉辦。
⑦ 齊同慈愛,助力脫貧攻堅共奔小康
2020年是脫貧攻堅工作收官之年,扶貧也成為今年道教慈善事業在助力抗擊疫情之外的另一個熱點。
扶貧敬老,以社會為一大家,人人皆享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成果,正是道教“齊同慈愛、異骨成親、行善積德、濟度眾生”博愛理念的體現,也是道教千百年來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愿景。各地宮觀、組織繼承和發揚道教的愛國愛教優良傳統,切實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參與黨和國家的扶貧攻堅大計之中,將公益慈善事業作為修道的基本功課,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道教祖師修己、度人的教誨。
說了這么多,小音在這一年中也是非常之努力的!
先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道教之音網站第一時間制作了“疫情防控,道教界正在行動”專題,追蹤記錄了全年各地乃至海外道教界配合和支援疫情防控的行動,傳播道教界的“戰疫”正能量!
除了分享,更有產出!道教之音網站發揮所長,先后創作了原創熱點文章《2020,面對疫情,我們終將遇見內心的信仰》《面對疫情,我們不怕,教你快速學會養生“八段錦”》《謠言止于智者,大疫當前,更要聊一聊“清靜”的要義》等,提供“抗疫”精神食糧。與此同時,道教之音還制作和發布了“抗疫”主題的宣傳圖片。
盡管網站的自養問題尚有待解決,道教之音依舊積極響應北京市道教協會抗擊疫情的愛心捐助號召,捐助籌集善款。此外,道教之音還通過微博賬戶參與了“抗擊疫情——希望工程特別行動”,為湖北當地采購防疫物資籌集善款。
道教之音為助力道教中國化之路,還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制作了道系展板,圖文并茂地解說道經中的有關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種“默契”。這一套圖文內容,目前已經在北京道教界、河南道教界全部推廣,江蘇、福建、四川、陜西、湖北、吉林、河北等地多處宮觀也在使用。為方便各地道觀更好地做好“四進”活動,推進道教中國化,道教之音繼續免費為大家提供全套模板。
最后,分享一則站內喜事:10月30日,普寧市道教協會第一次代表會議的圓滿召開暨粵東國際道教論壇揭牌儀式成功舉行,道教之音粵東通訊站也同步揭牌。道教之音網站繼陜西分站、吉林玄帝觀分站、溫州通訊站、東莞通訊站、武當山通訊站、廬山通訊站之后又新開一站點!
2021年辛丑牛年邁著堅定的步伐向我們走來。愿新一年中金牛轉乾坤,山河復無恙,歷經考驗的我們,為了心中的大道,整勢待發,再拓新征途。
流淚
0人
鼓掌
0人
憤怒
0人
無語
0人
歡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發郵件時請將#改為@)
免責聲明:
1、“道教之音”所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道教之音網站”所有,任何經營性媒體、書刊、雜志、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道教之音”,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3、凡本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于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道教之音湖北訊 2021年12月21日,武當山道教協會在特區召開2022年度工作計劃會議,武當山特區工委委員、...[詳細]
道教之音湖北訊 2021年12月18日,為進一步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重要論述,堅持我...[詳細]
道教之音陜西訊 2021年12月20日,安康市道教協會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專題學習會,安康市委統戰部副...[詳細]
道教之音湖北訊 2021年12月16日至17日,黃岡市道教協會第四次代表會議在黃州召開。湖北省民宗委一級調研...[詳細]
道教之音江蘇訊 2021年12月21日冬至日,是道教尊神玉清元始天尊的寶誕日,蘇州城隍廟上午在太歲殿組織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