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徐慧慧)
前不久,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到浙江麗水仙渡鄉的梅田村調研,飯后茶余之時跟村民聊天,無意間聽說村后頭的山腰上有座叫“玄巖山”的古廟,據村民介紹廟里供著女媧娘娘和另外幾位娘娘,是這方圓幾十里唯一的村廟,非常靈驗。聞之興起,向村民詢問過大致的方位后便和好友展開了探尋之旅。
梅田村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北部仙渡鄉境內,村子四面環山,一條小溪沿著盤山公路緩緩流淌,守護著這清幽的村落。民房依山而建,疊落有致,走在山腰的小道上便能把村里那幾十間古色古香的瓦房盡收眼底。山坳坳里的小村莊一天到晚都是靜悄悄的,一天到晚唱個不休的知了也把嗓門放得很輕,很輕,偶爾一兩聲雞鳴犬吠便是這村落里最大的聲響了。我們的腳步放得很輕,生怕驚擾里生活在這里的生靈。
不多久便找到了村廟,村廟的規模并不大,村民的先輩在修廟的時候卻特地搭了一個高臺將村廟擺在了全村最高的位置,即便如今村民們在廟附近建新房的時候也都會把房子修建得矮上一些以示尊崇。站在山門外便能真切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感以及神圣的莊嚴感,朽爛的木門上繪制的門神雖已褪色,亦盡顯威儀。只可惜我們一行緣分不夠,村廟的大門被一把銹黃的鐵鎖緊鎖著,我們只好帶著遺憾無功而返。剛要離開的時候,我發現側門似乎開著,便想著從側門試試看,不料剛上前幾步便發現一條小蛇盤踞在門檻前,此時才知道是我冒犯了,趕忙行禮拜退。
第二天村長給我們一行送來了村廟的鑰匙,我們便再次出發,有了前日的經歷,我們一行人都誠心正意了許多,一路上沒有東看西看,也沒有交頭接耳,于是從出發到進廟一切行程都極其順利。
(攝影:徐慧慧)
廟里主位供奉女媧娘娘,左側供奉先祖牌位,右側供奉三霄娘娘,蓋經布和壇布上卻寫著佛光普照。同行的幾位見后問我:供奉道教的神仙卻用佛教的壇布神仙們不會生氣嗎?我便笑道:“這種情況在我國農村里屢見不鮮,村民佛道不分是相當常見的。道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之一,在《度人經》中便有‘齊同慈愛,異骨成親’的說法,道教尊神能夠包容萬物又怎么會在意村民們的無心之舉呢?至于如今一些教派杜撰的某些說法將道教尊神強行拉入他們的教派之中并更名改姓的做法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這種為牟利而生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笑話,就好像讓一個中國人穿上印度人的衣服,難道那個中國人就變成印度人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可惜廣大群眾的辨識力有限,很難看清這些粗陋的謊言罷了。作為一個道教人士,我是非常鄙視這種行為的,但是道教尊神是不會在意這些的,而我之所以為此感到不滿,甚至生氣,是因為我還只是個人。”
虔誠禮拜過后,我們便離開了。傍晚時分,在回住處的路上我看見一位老阿婆正在家門口舉著清香朝玄巖山的方向禮拜,我便站在一側靜靜地等待著,直到她把香火插在屋外墻上的小香筒上。
(攝影:徐慧慧)
剛準備離去,阿婆便叫我進屋坐坐。阿婆跟我說,她已經86歲了,見我從玄巖山走下來就覺得喜歡,(因為)平時很少有像我這樣的年輕小伙子上山去拜娘娘。娘娘廟的香火不像以前那么旺盛了,村里的年輕人也大都出去了,她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只能每天在家門口拜一下娘娘,但是娘娘還是像以前一樣守護著村子,不干不澇,村里的桃子收成也好。
阿婆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望著玄巖山的方向,渾濁的眼珠里分明閃著兩道光,我自認信仰不如阿婆這般深沉。其實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像玄巖山這樣的村廟,村廟雖小卻守護著一方水土,養育著一方人家。
夜靜,聽著蛙叫蟬鳴,我的腦海里時?;叵胫⑵拍请p渾濁而又透亮的眼睛。
(蓮都仙渡鄉文化資源調查團隊供稿,道教之音原創文章,轉載注明出處)
流淚
0人
鼓掌
0人
憤怒
0人
無語
0人
歡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發郵件時請將#改為@)
免責聲明:
1、“道教之音”所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道教之音網站”所有,任何經營性媒體、書刊、雜志、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道教之音”,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3、凡本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于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圖注:茅山四寶之玉符 讀道經時,很多對天尊的描述,前面都會加上一些對環境、功德、品格等方面的描述語,如高...[詳細]
建除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選擇方術。建除術在秦漢時期頗為流行,《史記日者列傳》有建除家,可見西漢時期,建除...[詳細]
在《道德經》中有一個非常著名且非常關鍵的比喻,源于經文的第五章,其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詳細]
歷史上的文昌洞經古樂 文昌帝君是文昌星神與四川地方梓潼神結合而產生的。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七曲山是傳說中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