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廟是人們為了紀念季子而在其墓的基礎上修建而來,經過歷代的不斷擴建、改造和修繕,終由季子墓、吳氏祠堂發展成為規模宏大的季子廟,被稱為“江南第一大廟廷”。
在東漢時期季子廟就是江南名廟,地方官上任都會前來祭拜。武則天時期,宰相狄仁杰曾下令將江南的廟一律毀掉,但因為敬仰季子所以將季子廟保留了下來。
到了宋朝時期,季子廟的規模日漸完善,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極大,傳說北宋時期地方大旱,土地龜裂、溝塘干涸、禾苗枯槁,災情十分嚴重。潤州太守楊杰聞知季子廟神像靈驗,便寫下求雨文,令差官來季子廟祭祀。旬日內,大雨滂沱,溝塘皆滿,禾苗復蘇,百姓額手相慶。楊杰將此消息呈報皇上,哲宗皇帝聽后大喜,贊季札“清風足以竦萬古之人心,高節可以勵千載之愚俗,禮宜褒寵,以善風化”。頒旨封季子廟為“嘉賢廟”,尊季子為“嘉賢大帝”。
1939年陳毅將軍親率新四軍第一支隊挺進蘇南敵后,當時有大量日軍駐扎在季子廟企圖長期作為據點,陳毅將軍作出焚毀九里季子廟粉碎日軍陰謀的決定,他叮囑一定要做好九里村民的思想工作。這場戰斗就是著名的“賀甲戰斗”,季子廟這座千年古廟被大火吞沒。當時九里的村民雖然很心痛,但民族大義當前沒有人有怨言,這種在國家危難之際,視國家安危為己任,舍棄世代奉祀的季子廟的精神恰與當年季札讓國安邦的博大一脈相承。季子廟燒毀后,村民們自發地在廢墟中尋找石雕、磚雕藏于家中,期望有朝一日能重建季子廟。
現在的季子廟為1999年重新修建的,“季子廟”三字是由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言恭達所題。
廟門殿,又稱為功德殿。殿堂中間豎立著刻于清代道光八年,已有200余年歷史的功德碑,是丹陽市文保單位。穿過功德殿,是一個小型院落,為功德院。四周圍墻上鐫刻了從1999年始,為新修季子廟募捐善款的個人和企業的名單。
靈官殿內供奉著道教護法神:王靈官。王靈官兩邊供奉著道教中守護東南西北四方方位的護法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門匾上刻有“嘉賢廟”三字。
沸井是季子廟的重要景觀,南朝初期就已名揚四海。據志書記載,古時候這里有百余口井,目前僅剩下六口,但在周圍的河溝水塘內還有多處沸泉在滾涌,從不停歇,村民們將之稱為“龍氣”,沸井塘又稱為“龍潭”“沸潭”。
沸井是季子廟的重要景觀,南朝初期就已名揚四海。據志書記載,古時候這里有百余口井,目前僅剩下六口,三清三濁。但在周圍的河溝水塘內還有多處沸泉在滾涌,從不停歇,村民們將之稱為“龍氣”,沸井塘又稱為“龍潭”“沸潭”。
沸井雖然沸騰不息,但它并不像溫泉一樣是由于水溫的緣故,井水溫度一直保持在19度左右。沸井有五大特點:?。菏郎溪氂?;奇:終日沸騰不息;古:千年古井,歷史悠久;怪:井井毗鄰,清濁分明;多:史書記載,最多的時候有百余口水井。中央電視臺曾以“沸井之謎”為題做過專題報道,揚子晚報、福建東南衛視等也對此展開過系列報道。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流淚
0人
鼓掌
0人
憤怒
0人
無語
0人
歡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發郵件時請將#改為@)
免責聲明:
1、“道教之音”所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道教之音網站”所有,任何經營性媒體、書刊、雜志、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道教之音”,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3、凡本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于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道教之音山東訊 2021年11月24日,臨沂市道教協會為發揚道教濟世利物,齊同慈愛的精神,積極開展2021年11月份每月一...[詳細]
道教之音云南訊 2021年11月18日,云南省道教協會會長、昆明市人大代表廖東明道長率省道教協會工作人員到尋甸縣羊...[詳細]
道教之音陜西訊 愛心傳承美德,善舉創造和諧。近日,為積極服務社會,關愛山區教育,蘇州玄妙觀尚道慈愛功德會...[詳細]
道教之音江西訊 2021年10月30日,為積極配合抗疫,實踐靈寶道教濟危度困的思想理念,體現道教界的社會責任和擔當...[詳細]
道教之音山東訊 2021年10月24日上午,為積極踐行道教行道立德,濟世利人的教義思想,臨沂市道教協會開展秋季弘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