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秘文化體系內的法寶,泛指一切經過人們有條件地操縱運作便能發揮所謂超自然法力的“寶物”,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供制作或能直接充當法寶使用的天然材料,如水、石頭及部份植物,礦物等,另一類是經人工制作合成的器具,如工具、武器、飾物等。在如此重多的“寶物”中,偶按其功效挑選了最有威力的七樣中國古代的避邪寶物。
第一: 銅鏡
在重多法寶中,銅鏡的驅邪能力是最強的。古代中國人長期使用銅鏡,銅鏡不僅是照面的器具和工藝品,也是一種兼有多樣功能的法寶。銅鏡的法力從何而來,古人的種種解釋多與其制作者相聯系。
銅鏡的神明妙用,首先在于它能“觀照妖魁原形”。如葛洪《抱樸子》言,世上萬物久煉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鏡中真形”,它們一看見銅鏡,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于是趕快溜走?;谶@一原理,凡巫視道冠一流在從事捉鬼妖等活動時,照例都要先用一面鏡子當識破妖怪的法寶,其時鏡子乍現,妖怪就逃之夭夭了。
順此思路,照妖鏡又成了應用廣泛的禁劾物,比如古代武士甲胄的后背或前胸部位,多嵌有一塊“護心鏡”,一方面,鏡材的銅質本身具有抵御劍矢之類武器侵害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們又可以發揮鎮嚇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再比如,把一塊小圓鏡鑲在大門頂端中間部位的民居建筑習俗,在中國許多地區盛行,甚至直到今天,這塊具有鎮邪驅怪意義的古老的禁刻物,還常常出現在現代風格的建筑物上,只不過鏡子的材料已由熟銅變成了玻璃。
又比如,在傳統的婚禮風俗中,銅鏡是使用場合和次數最多的祛邪工具,新娘穿著有銅鏡的新衣上轎去婆家;在花轎進入婆家大門前,還要由專職人員用銅鏡在轎廂內上下左右仔細地“搜尋”一遍;用作合晉的洞房里,一面大銅鏡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器物。此外,銅鏡也被使用在民間喪葬活動中,人們將其置于墓穴頂部,或棺床的四角,這些安排均出于辟邪的需要。
第二:桃木
桃木亦名“仙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伐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這等神力,根植于古人認定桃樹為百鬼所懼的神秘觀念。
在古代文獻的記載和解釋里,這種觀念的依據大致有三種類別。因為和主題無關,所以就不詳敘了。本段主要講述的是發揮桃木伐邪鎮鬼功能的方式:
1) 桃板。亦稱“桃版”、“桃符”、.“桃符板”等,系用桃木削成的厭勝物.成對使用。板上畫上神荼兄弟(傳說中的驅鬼之神)的像,使之壓邪。當然,眾所周之,后來漸漸演變成現在的“春聯”“對聯”了。
2) 桃印。亦名“桃印符”,用桃木刻成的印鈕,涂以紅、藍、黃。白、黑五色并寫有辟邪咒語,鈕間穿孔。逢端午節時,單只使用,方式是用彩絕將桃印系在門上或帳屏間,起驅兇攆鬼的作用。
3) 桃役。用桃木做成的佩飾性厭勝物,瓜形,多棱,刻有銘文,內容多祈福壤災乏辭。使用方式是夏歷正月佩戴在身上。從《韓詩外傳》記述可知,此俗在春秋時已經風行,后來的桃木制剛卯,是其遺制。
4) 桃人。亦名“桃梗”、“桃偶”,用桃樹??坛傻膮拕傥?。狀如人形,大小隨意。使用方式是夏歷除夕或正旦時,立于門側,以辟兇邪。從《莊子》、《戰國策》等書的記述中可知,此俗在戰國時已流行。有些地區的民間建宅習俗中,也派桃人的用處,方式是在門墻上或梁柱間開個小洞,放個小批人過去,再封住,認為可辟兇鬼,保住宅院的安定。
流淚
0人
鼓掌
0人
憤怒
0人
無語
0人
歡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發郵件時請將#改為@)
免責聲明:
1、“道教之音”所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道教之音網站”所有,任何經營性媒體、書刊、雜志、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道教之音”,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3、凡本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于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羅天大醮不是動漫中的“華山論劍”,而是道教中最莊嚴的酬神儀式。...[詳細]
維 共和太平之年 歲在丁酉 氣接冬至 嵩山峻極之岳 太室祠主者 升任方丈之期 沐浴身心 謹以群花之蕊...[詳細]
(發鼓集眾。三聲罄畢) (左)大眾排班 (右)班齊就位 (左)人天多障累。大道實矝憐。 (右)...[詳細]
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信息交流日益迅捷,文明進步有目共睹。然而,環境惡化、貧富懸殊、...[詳細]
惟 天運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 值 世界道教聯合會成立之期 世界各國玄裔 云集大岳武當玉虛之宮 設立...[詳細]